“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,我们要为民营企业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。”去年10月,明确要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造创业。怎么支持?广东省以科技创新券补助政策为抓手,不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,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创业热情。
“中小企业能办大事”,但也普遍存在经济实力不足、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。而一些大学和研发机构有技术、有成果,却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机制。科技创新券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,是一种普惠性的补助政策,目的是贴补企业创新支出,促进企业敢走创新发展之路,进而带动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。在该项政策实施的前三年,广东共发放科技创新券6.68亿元,兑换2.83亿元,受惠企业(机构)5222家,撬动广东中小企业创新投入超16亿元。
同时也要看到,广东科技型中小企业近4万家,创业者更是不计其数,对科技创新券的需求非常大,如何对接好创新需求和服务供给,如何发挥好科技创新券雪中送炭的作用,并非易事。在实际运作过程中,就存在材料审核工作量大、申领兑付程序繁琐、兑付周期较长、企业购买服务灵活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,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创新获得感,甚至影响到创新的积极性。综合来看,这种科技创新券的申领和发放方式,没有很好关照中小企业对创新的急切需求,没有很好用好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,没有最大程度释放政策激励力量。
在“互联网+”大行其道的今天,科技创新券能否搭乘互联网的东风,让整个流程透明起来、便捷起来,最终实现效用的最大化?广东今年对科技创新券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:一是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将科技创新券的发放、结转、兑付,委托给第三方平台——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负责;二是以“互联网+”思维重构整个流程,在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开发的华转网上,可以实现创新券的直接抵扣和兑付。华转网本质上有点像天猫、京东等电商平台,不同的是华转网上的商品是“创新服务”,买方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者,卖方是提供研究开发、检验检测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等服务的企业、高校和研发机构,电商平台上的优惠券在华转网上就变成了科技创新券。这样的流程再造,不仅实现了企业信息的自动匹配,全程线上无纸化申报兑换,“实时申领、按需使用、及时兑付”,而且实现了“全程留痕、可追溯、可核查、不可更改”,从而确保财政资金管理安全,防止各类骗补行为发生。
除了流程再造,广东科技创新券还有一大改变,即“全国使用、广东兑付”。广东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,就必须推动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向广东集聚。为此,广东在国内率先打破了科技计划项目只资助本地机构的惯例,鼓励港澳、京津冀、长三角等地区优质服务机构成为广东科技创新券服务提供机构,可与广东省内服务机构享受同等待遇,接受广东企业使用创新券直接抵扣。这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应有的担当和作为,彰显了广东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的决心,体现了从全国大局谋划广东发展的宽阔视野。
如果说纯人工操作是1.0版本,那么如今广东科技创新券已经进入2.0版本。新平台上线两个月来,注册申领企业1100多家,申领科技创新券520多张,申领金额830多万元,引进省外优质服务机构18家,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加明显。以“互联网+”思维促进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,为产学研各方搭建科技服务“商城”意义重大,不止是发放科技创新券,未来创新需要什么,“商城”就应匹配相应资源。